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团十九大各项任务部署,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9日,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由党委委员、副校长徐春华带队,一行52人前往林州市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延安、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
团队第一站前往红旗渠纪念馆,师生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了“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继往开来,精神永恒”等展览内容,重新认识红旗渠这一条举世闻名的工程巨流,一幅幅黑白历史照片,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真情讲述林州人民挖渠修渠的历史背景和英雄故事,立体再现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直击师生心灵,切身体会到红旗渠修建的艰辛与伟大,感受到红旗渠建成给予林州人民的幸福生活和重大意义,大家无不为的红旗渠精神所震撼所感动,激励全体师生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决心,在实践中努力践行红旗渠精神。
为落实学校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要求,引领团员青年在实践中深刻感悟红旗渠中蕴含的集体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借助此次活动,校团委书记亢依林在红旗渠纪念馆前为青年学生作了题为“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青春建功现代化河南”的主题团课。她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缩影和历史见证,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身处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同学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实际行动传承好、弘扬好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她对在场的青年学生提出要求:大家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做到“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要积极弘扬伟大精神,向英雄学习,以立志报国、勇于担当、战天斗地的精神激励大家不断前行;要积极做到“人人争当红旗渠精神传承人”,讲好新时代红旗渠故事,为建设现代化河南贡献青春力量。
最后,全体学生重温入团誓词,进一步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深刻感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厚植家国情怀。
团队第二站前往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青年洞,从山脚下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登太行山的悬崖峭壁,真正感受红旗渠修建的艰辛和困难。
青年洞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也是建设最艰巨的地段。入口标志性建筑廊桥,是红旗渠形态的延伸,更是红旗渠精神的升华。走出廊桥,便到达山脚下,团队师生沿红旗渠总干渠徒步两小时,感悟红旗渠精神,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渠从山中穿过,大家边走边看,从中体会修渠人的精神与意志;“踏遍青山”“小推车”的雕塑,刻画了林州人民那永不服输、克服一切的决心;天下一绝的“一线天”、胆战心惊的“铁索桥”,带领大家真正体验到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壮志;创业洞和团结洞全凭着修渠工人以血肉之躯与坚硬的岩石抗衡,一锤一钎、一锹一镐艰难开凿,是不惧艰险、迎难直上的精神体现。
到达青年洞,李先念所题写“山碑”映入眼帘,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它时刻教育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历程。面对郭沫若题写“青年洞”,师生了解到青年洞作为红旗渠咽喉工程,修建时需从狼牙山悬崖壁上穿过,300多名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优秀青年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将洞凿通,为纪念他们的精神,故取名叫“青年洞”。
正是这段沿渠实践,让师生深入了解红旗渠建设者的豪情壮志,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感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努力追寻先辈的红色足迹和宝贵精神。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校广大同学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通过参观学习、现场教学、交流讨论和谈认识、讲体会、话感悟,切实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努力成为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于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不断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据悉,党政综合事务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校团委负责人,各学部学管副部长、各学院分团委书记以及国家级社会实践团队学生共52人一同参与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