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按照上级组织要求,结合我校共青团工作实际,校团委组织开展了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志愿行,非遗焕新梦”社会实践团走进禹州市河南钧瓷博物馆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青春志愿行,非遗焕新梦”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许昌禹州河南钧瓷博物馆,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讲解员关于钧瓷历史及制作工艺的详尽解说,深刻体会到了钧瓷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在工作人员的细致阐释下,历史悠久的钧瓷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踏入河南钧瓷博物馆,志愿者们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还在实践中提升了交流与合作的技能,同时深刻领悟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软件学院志愿服务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春志愿行,非遗焕新梦”的宗旨,深刻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价值,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投身志愿服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走进扶沟参观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信息工程学院“寻根溯源”红色传承实践团前往扶沟参观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开展了一场难以忘怀的红色主题教育。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庄严肃穆,馆内松柏常青,象征着吉鸿昌将军的精神万古长青。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怀着崇敬之情步入馆内。馆内陈列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吉鸿昌将军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从面对民族危亡弃笔从戎,到他投身军旅、抗日救国立下赫赫战功,直至最后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每一个场景都深深触动着志愿者们的心灵。

志愿者们驻足凝视墙壁上的一幅幅作品,认真聆听讲解,不时被吉鸿昌将军坚定的革命信念、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打动。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正是有无数像吉鸿昌将军这样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观结束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将以吉鸿昌将军为榜样,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岗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次参观中,我们还有幸与来自郑州大学的研学小组相遇,并接受了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采访。我们双方彼此交谈,各自都从更广泛、更深入的角度探讨了从吉鸿昌将军的事迹中收获的感悟,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精神的理解。活动尾声,两院合影留念,共同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此次活动,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与接力,激励着我校学子在新时代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红色南街寻梦之旅”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探索南街村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创新实践,并全面了解其发展历程。药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微尘”志愿服务团前往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南街村,志愿者们参观了南街村陈列馆、南街酱园、植物观光园等重要产业设施,详细了解了南街村从贫困村转变为中国十大名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通过实地参观调研、聆听专业讲解员介绍、实践队员对南街村集体经济模式和团体生产方式等致富手段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完整参观了南街村的产业体系,领悟了集体主义生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与相关发展经验。这些因地制宜的产业设置和独具一格的经济模式有效提高了南街村的生产效率,成功谱写了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的辉煌篇章。

实践队员更加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之路,不仅是南街人民团结协作、砥砺前行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彰显。展望未来,志愿者们期待能有更多机会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服务广大农民,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和模式。

一步一脚实践路,筑梦育人新征程。我校始终坚持实践育人,不断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未来,校团委将持续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弘扬志愿精神,依托专业优势,创新实践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