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共青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


基层团建

通知公告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软件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总结篇
发布时间:25-02-26

青春因奉献而精彩,志愿因热爱而闪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校软件学院多个实践团深入社会不同领域,在锻炼自我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服务家乡发展,也为社会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展现出软件学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一、“资”生希望,“助”就未来社会实践团

“资”生希望,“助”就未来寒假社会实践团自2025年1月8日培训,于1月10日进入第一场实践宣讲开始,截止2月14日历经一个假期,宣讲遍及9所高中学校,10个村庄,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团成员们向学弟学妹们详细介绍国家和我校的资助政策。宣讲形式丰富多样,包括PPT讲解、宣传页发放、问题回答以及互动答疑等。

宣讲过程中,宣讲团成员们特别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针对同学们关心的申请条件、资金发放等问题,宣讲团成员们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消除了大家的疑虑。同时,他们还向同学们描绘了大学生活,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取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宣讲团成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等多种形式,向村民们详细介绍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各项内容。从“奖、助、贷、勤、补、减、免、偿”一体的资助体系,到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申请条件和流程,再到高校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办理细节,实践团成员们都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和说明。

二、青春志愿行,非遗焕新梦社会实践团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挑战。青年一代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充满活力与创造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有着巨大潜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搭建青年与非遗之间的桥梁,激发非遗新活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2025年1月9日,软件学院老师们以及志愿者们来到河南钧瓷博物馆,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走进河南钧瓷博物馆不仅提升了学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意识,也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了沟通与协作能力,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传承和保护非遗的重要性。

实践团队走进碧水蓝天小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为社区注入了一股浓厚的文化暖流。未来团队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走进更多社区、学校,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三、“返家乡”优秀个人风采展

寒假期间,23级软件技术3班的王肖建同学,积极投身于豆门乡人民政府组织的“扬帆陈州‘蛇’我其谁”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党员档案室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实践征程,实践过程中,该生与另外两位伙伴一同承担起党员档案室的档案整理重任。

该生深刻认识到,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工作,都是家乡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未来,该生决心持续提升自己,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为豆门乡的建设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践行他对家乡的庄重承诺。坚信在像他这样的豆门乡学子的共同努力下,家乡必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蓬勃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帮助广大青年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广大青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2025年1月16日,2022级电子商务(BK)1班宋偌秋参加确山县团县委组织返乡大学生“喜看家乡新变化”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大学生们走进“五星”支部大徐庄村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基地依托村内传统古村落建筑、千年古树等人文历史资源优势,齐心打造了“时光记忆馆”“油菜花海”“稻田公园”“古树公园”等休闲旅游景观。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该生目睹老街焕新、产业兴起、发展之速,也让该生坚定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决心。

2025年1月28日,由南景色村委会牵头,一场以“禁燃烟花爆竹,守护乡村蓝天”为主题的志愿活动火热开展。2023级软件技术4班付宇庆参与其中,为乡村新年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温暖与担当。一群热情满满的志愿者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闲暇时光,身着统一的红色马甲,穿梭在乡村的各个角落。农村地区向来有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为了让乡亲们更易接受禁燃理念,志愿者们采取了接地气的宣传方式。

此次活动不仅让禁燃观念深入人心,更彰显了村民们守护乡村生态、共筑安全家园的决心。新的一年,南景色村将以绿色环保的新貌开启发展新篇章。

23级大数据技术1班的马奕莎,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于1月15号寒假期间在家乡社区图书馆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科普知识之旅”。该活动以社区支教的形式顺利举行,现场氛围热烈,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及家长踊跃参与,为寒冷冬日注入了浓厚的知识暖流。

“科普知识之旅”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知识探索平台。相信在未来,他们将带着对科学的热爱,不断探索未知,为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春运期间,24级人工智能(BK)1班杜梦瑶用实际行动助力旅客顺利出行,为寒冷冬日增添温暖。活动开始前志愿者接受了专业的培训,学习了春运期间的安全知识、疏散流程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作为志愿者,责任重大,不仅要确保游客的安全,还要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出行体验。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该生深刻体会到了春运疏散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作为志愿者,我们不仅是游客的引路人,更是他们心灵的慰藉者。我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帮助,都可能成为他们春运旅途中最温暖的记忆。总之,这次春运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为自己能够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自豪。

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社区发生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1月10号上午社区健身房联合乡政府组织了各类趣味运动活动,如趣味投壶,一分钟跳绳、一分钟踢毽子、趣味保龄球、赶猪进笼等,24级电子商务(BK)2班的郭陈浩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志愿者之一,期间引领李村街道的成员到达指定位置,并协助社区负责人为参加活动的成员服务。

大家踊跃参与,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社区。通过这次运动会,志愿者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还增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校23级大数据技术1班的杨宴森同学,在寒假期间,于2025年1月14日与志愿者组团参加了郑州的以“传承剪纸文化,绽放非遗魅力”为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一剪纸文化宣传活动中心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剪纸爱好者和当地居民的热情参与,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绚丽的文化色彩。

此次“传承剪纸文化,绽放非遗魅力”的实践活动,能够深入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提升审美情趣,激发创造力,同时在心中种下传承非遗的种子,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展。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来来,软件学院的学子们将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